2025年01月10日

了解耶稣,然后跟随他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4年12月21日 19:44 |
播放

我们常常会感叹,那些一听到耶稣就跟随他的人真是有福气,而对比我们自己,则是经过了挣扎、不信乃至质疑的过程。然而,那些一听耶稣名字就跟随他的人,就信他的人,难道真值得我们羡慕和模仿吗?这些听到就信的人,可能听到别的神灵、别的宗教也会信。那些不经过思考、了解,不经过判断,就一见钟情的伴侣,长久的又能有多少呢?

次日,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,就说:“看哪, 神的羔羊,除去(或译:背负)世人罪孽的!这就是我曾说:‘有一位在我以后来、反成了在我以前的,因他本来在我以前。’我先前不认识他,如今我来用水施洗,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。”……再次日,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。他见耶稣行走,就说:“看哪,这是 神的羔羊!”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,就跟从了耶稣。

假如我们的老师这样评价一个人,“你们看,这个人比你们的老师厉害多了,我就是给他系鞋带也不配!”我猜我们肯定会趋之若鹜拜倒在那个人膝下。因此,当约翰这样的说的时候,他的门徒也转而去追随耶稣了。“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,就跟从了耶稣。”

他们固然可以信任自己的老师约翰,但是他们跟随耶稣的动机是什么呢?是耶稣是救世主,是基督徒,是弥赛亚,还是因为耶稣的能力更大呢?如果他们知道耶稣将来会受到酷刑,被钉十字架,而跟随他的门徒也会受到连累,他们还会跟随耶稣吗?他们在听到约翰的话之后,马上就跟随了耶稣,没有思考也没有了解,这样的跟随并不是他们内心认同耶稣的理念而跟随,而是出于约翰对耶稣的描述,也许还有自己对跟随耶稣之后大富大贵的想象。不要忘记,后来有两个门徒在耶稣面前争论耶稣做王之后,他们在耶稣两则的位置。

耶稣对这种一见钟情式的跟随并不赞同,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。因此,跟随耶稣必然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。所以,耶稣既要了解信徒,也要信徒了解他自己。了解是个相互的过程。耶稣并不会因为自己的神的儿子,而不再做了解这个步骤,耶稣同样像一个人一样去了解这两个信徒。

耶稣转过身来,看见他们跟着,就问他们说:“你们要什么?”他们说:“拉比,在哪里住?”(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。)耶稣说:“你们来看。”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,这一天便与他同住;那时约有申正了。

耶稣问他们两个,你们为什么跟随我呢?要做什么呢?你们了解我吗?你们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?就问他们说:“你们要什么?”这是耶稣对他们的发问,是要他们自己思考跟随耶稣的意图是否清晰。这个问题既包括这两个门徒对耶稣的了解,也包括他们自己的自我了解。看他们自己的目标和耶稣所能提供的目标是否契合。接下来就是他们了解耶稣的过程,当然也是耶稣了解他们的过程。

他们首先问的是耶稣的住处。在我们想了解一个人的时候,也会问这个人的基本情况,这包括住处、工作、家乡、教育背景等等。他们了解耶稣的住处,就是想了解耶稣的基本情况,他的住处必然反映了他的朋友圈,他的兴趣,他的经济以及他的个人价值观、品味等等。

正如我们在梵高的作品中看到他整齐的卧室一样,这幅卧室的绘画显出梵高尽管生活窘迫,但是对生活依然有着热情。因此,通过看一个人住哪里,当然能了解这个人的基本情况和生活态度。

于是这两个门徒,就跟着耶稣到了他住的地方。福音书没有细说这个过程,我想这两个门徒在看了耶稣的住处之后,必然仔细考察了环境等情况。只是单纯的看还不够,他们还和耶稣同住。

住处、家乡、教育背景等等这些都是硬件因素,都可以迅速地了解,但是这些情况还不足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在方面。他的志趣、理念等等情况,这些必然是近距离接触之后才能知道的。这也是这些门徒选择与耶稣同住的原因所在。

这两个门徒跟随耶稣的过程是一个了解耶稣的过程。当然在开始的时候,他们尽力去了解,把自己的跟随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。在随后的时间中,他们和耶稣有了更多的接触,但是每一个时刻都是一种了解的过程。他们通过与耶稣对话,质疑耶稣的言论,甚至不认耶稣乃至在耶稣遇难四散逃跑,来了解耶稣,了解自己。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,他们才建立了坚定的信仰。

在了解的过程中,我们会发现他们没有把耶稣作为一个崇拜的偶像来对待,而是把耶稣作为一个待了解的人。如果他们一开始就把耶稣当成一个神灵一般的偶像,那么他们的了解,他们对耶稣的询问就不会发生。

这也是在教会中时常发生的。有很多信徒,信了一辈子耶稣,可能并不了解耶稣。他们眼里的耶稣不再是一个可以了解的对象,而是一个完美的只能靠想象来建构的偶像。这样他们崇拜的耶稣就被虚无化。偶像崇拜的本质,其实是自我的投射,是一种放大的自我,因为偶像本身是虚空的,这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欲望填充进去。

不了解耶稣,我们的信仰还可能被牵着鼻子走,别人说耶稣是这样的,我们就这样做,那个人说耶稣是那样的,我们就那样做,但是耶稣究竟是什么样的,我们不知道,我们知道的是别人告诉我们的。

信仰是我们与上帝之间的关系,是我们与耶稣之间的关系,因此我们要了解耶稣,也要了解我们自己,只有这样的信仰才是坚定的。
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